为全面总结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经验,深化实践育人成果,进一步激励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9月11日,张謇学院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总结大会。2024级全体学生参会。
会上,同学们围绕实践经历、活动成效及个人感悟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度分享。
夏日暖暖,情意切切。“守望星光·童梦启航”小分队走进南通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中药香囊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传统技艺的乐趣中触摸中华文化温度。这场充满温情的实践活动,不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欢乐与温暖的种子,更以实际行动彰显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青春有光,薪火相传。“传承薪火·赓续荣光”青衿红旅小队走进南京市梅园新村纪念馆,以青春之声讲述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团队成员分别在历史图片展示区、文物文献展示区和历史照片展示区开展深度调研,打磨讲解内容。通过生动宣讲,让革命历史从文献走向大众,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永续传承。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绘梦江海·聚力振兴”实践团以“调研+传播”模式,深入南通市崇川区钟秀街道、如皋市白蒲镇开展实践。志愿者化身 “红色挖掘者”,收录老党员故事,以青年视角活化地方红色资源,让革命精神在调研传播中焕发时代光彩,为红色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科技赋能健康,公益服务创新。“‘青’系群众 ‘智’愈方舟” 健康中国先锋实践团立足新工科与人工智能专业优势,走进崇川经济开发区中沙社区、盘香沟社区,开展脊柱健康公益服务。团队运用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检测系统,为儿童提供无偿脊柱健康筛查,以科技赋能健康服务创新。志愿者们以专业所长守护少年儿童成长,让“健康中国”理念通过实践落地生根,彰显了工科青年服务社会的创新担当。
暑托传情,实践砺能。“青芯智愿・謇心乡情” 实践队走进通州区天霞社区等多个暑托班,开设文化启蒙、趣味实验、艺术创作等多元课程。团队以爱心暑托班为平台,既丰富了孩子们假期生活,又在实践中锤炼综合素养。团队活动事迹被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以“青年智愿”书写了情系童心、赋能乡村的青春答卷,让教育帮扶的温暖力量辐射更多角落。
智愿宣髓,科创润心。“青芯智愿・益路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服务队走进南通市通州区天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科创作品与医学知识融合,带领孩子们沉浸式感受科技与医学的奇妙碰撞。此外,团队走进南通市中心血站,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化对“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理解。以青年行动诠释了博爱情怀与社会担当的深度融合,让奉献精神在青春实践中闪耀光芒。团队活动事迹被江苏省红十字会、中青校园、南通文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学院团委副书记周娟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暑期实践成果。她强调:“社会实践是青年成长的最好课堂,希望同学们以本次总结为新起点,深化专业与实践融合,拓宽服务领域,创新实践形式,将个人成长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扎实行动书写更多青春担当。”
未来,张謇学院学子将继续以张謇先生的家国情怀为指引,延续“青春践行、挺膺担当”的实践精神,用行动传递青春温度,让实践育人的成果落地生根,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