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9月13日,张謇学院举行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汇报评比交流会,学院六支团队参与交流评比。
这个盛夏,“青芯智愿博爱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服务队的队员们来到南通市中心血站、南通市红十字会,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团队成员专程采访无私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感人故事;精心设计宣传海报、举办主题手抄报征集活动,展示青春的力量,获得了一致好评。团队事迹相继被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书写了博爱青春的动人篇章。
“青芯智愿謇心乡情”和“青芯智愿博爱相‘髓’”志愿服务队走进通州区狮子桥村,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爱心暑托班”。志愿者们分享了张謇先生的家国情怀和光辉事迹,在他们心中种下“实业报国”的种子。随后为孩子们发放知识绘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和意义。志愿者们还带来了机器人和医疗智能车进行科普演示,讲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并鼓励孩子们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这些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先进的科技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团队的活动成果在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共青团杂志、中国江苏网等多个国家、省、市权威媒体平台上发布,展现了张謇学院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绿林守望”团队怀揣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保的执着,走进南通市中心社区,开展相关宣传调研活动。团队成员邀请社区民众开展了环保宣传活动,讲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鼓励居民积极进行垃圾分类与回收。为了加强宣传的趣味性与深刻性,团队成员设计了一些有关垃圾分类的小游戏,用道具代替现实中的垃圾桶与不同种类的垃圾,并准备小奖品,吸引居民参加益智问答活动,让宣讲过程多了许多乐趣,效果更加显著。团队成员们的辛苦努力更加证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工业安全生产深度调研“观微知远”小分队踏上了探寻工业安全的征途。小分队成员化身“工业安全卫士”,在南通当地多家企业进行工业生产安全系数调研,记录部分企业的生产安全隐患。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工业安全生产现状,小分队成员们走访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通过与专家们面对面交流,他们更加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随后,他们走进工厂车间,走近生产一线,与一线工人交流,并针对安全意识薄弱的工人进行安全知识普及,用行动诠释“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的青年担当。
“同心燃梦”小分队来到了如皋市丁冒村,见证了智慧农业的蓬勃发展。在丁冒村金旺家庭农场,智能温室大棚高效运作、传感器实时监测着环境数据、自动化灌溉系统精准地浇水施肥、农机自动驾驶设备穿梭于田间,自动化程度已经相当成熟。随后,团队成员同农场负责人王主任进行交流访谈。王主任与团队成员畅聊丁冒村智慧农业的发展历程,并向团队成员传授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同学们表示在未来将持续关注乡村振兴,并发扬张謇学院“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精神,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调研成果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系群众,‘智’能健康”调研小分队积极探索智能医疗的奥秘,认真学习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情况,特别是手术机器人、AI诊断系统。小分队成员进行了一次专家访谈,邀请了南通大学医学院的耿教授讲述对智能医疗技术的发展现状。随后小分队的成员来到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血管科,在专家与医护人员的陪同下体验了AI诊断系统的强大功能。此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对智能医疗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对智能医疗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对未来智能医疗发展的期待与信心。
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周煜对六支队伍的汇报进行点评,对学院整体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周书记要求全体同学以社会为学习课堂,以实践助力个人成长,做到将理论结合实际,再行动;确立目标与方向,再出发;总结成长与得失,再努力。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勇担使命,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焕发绚丽光彩。
本次社会实践分享会不仅是一次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一次思想的交流。同学们展示了他们在环保、医疗、科技、农业等领域的实践成果,收获了成长,展示出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的青年担当。未来,期待更多的学子踏入社会,深入基层,贡献智慧,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力量,用洒下的汗水浇灌成长的土壤,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